夏日的风裹挟着蝉鸣掠过檐角时,总让人想起那把摇曳在时光里的蒲葵扇。
它自蒲葵舒展的叶片与遒劲的叶柄中诞生,仿佛从晋朝的晨雾里款款走来,带着千年前的月光与烟火气,将 “蒲葵扇” 这个名字,轻轻镌刻进岁月的扉页。
那时候,或许文人雅士执扇吟诗,百姓人家摇扇纳凉,它早已悄然融入中国人的生活画卷。
这把以自然馈赠雕琢而成的扇子,质地轻盈似云朵,价格亲民如巷口的野花,却在漫长的时光长河里,成为了最懂中国人的纳凉伙伴。
人们亲切地唤它 “葵扇”,这简单的称呼里,藏着百姓与它朝夕相处的默契,承载着数不清的晨昏故事。
清晨,它倚在灶台边,看母亲生起炊烟;傍晚,它斜插在竹椅缝里,伴爷爷讲述古老的传说。
曾几何时,蒲葵扇是家家户户的 “消暑功臣”,随意倚靠在竹椅旁,斜插在门帘后,或是静静躺在八仙桌上。
展开剩余67%它是如此寻常,寻常到随手一握,便能摇出满室清凉,摇碎盛夏的燥热。
在燥热难眠的夜晚,母亲坐在床边,手持蒲葵扇轻轻摇晃,那 “沙沙” 的声响,与窗外的虫鸣交织成催眠曲,扇出的微风驱散了暑气,也将我送入甜美的梦乡。
记忆里,夏日拜访友邻,踏入门槛的瞬间,迎面而来的不是茶水的热气,而是一把带着主人体温的蒲葵扇。
扇面轻扬,风便裹着问候与热情,拂去额头的汗珠。
待暑气稍散,再于竹椅上落座,饮一盏清茶,咬一口红瓤西瓜,蝉鸣声里,时光都变得清甜悠长。
街坊们围坐在院子里,蒲葵扇上下翻飞,摇出的风里,飘着家长里短,飘着欢声笑语。
然而,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,空调、电扇、手持小风扇如繁花般绽放在生活的每个角落。
曾经随处可见的蒲葵扇,渐渐隐入记忆深处,成为了童年画册里泛黄的一页。
但每当夏夜静坐,恍惚间似乎还能听见那 “沙沙” 的扇动声,看见蒲葵扇下,外婆慈祥的笑容,还有儿时追逐萤火虫的身影。
外婆总是摇着蒲葵扇,在树下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,月光洒在扇面上,仿佛为它镀上了一层银边。
这小小的蒲葵扇,是长辈掌心的温柔。
烈日下,他们用它为孩子驱赶蚊虫,摇出阵阵清凉;夜晚里,它轻轻摆动,伴着摇篮曲,送孩子进入甜美的梦乡。
它承载着数不清的疼爱与关怀,每一次扇动,都像是亲情的低语。
它也是游子心中的故乡图腾,看见它,便想起老屋檐下的竹床,想起院角的老槐树,想起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。
它像一把神奇的钥匙,打开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情感匣子,解锁着独属于每个人的亲情密码。
古人亦对这蒲葵扇情有独钟,留下 “南风不用蒲葵扇,纱帽闲眠对水鸥” 的悠然诗句。
在诗人笔下,蒲葵扇不仅是消暑之物,更化作了闲适生活的象征,承载着对恬淡时光的向往。
而今,当我们再次吟诵这些诗词,仿佛能穿越千年,看见诗人手持蒲葵扇,在清风明月下,与水鸥为伴,悠然入眠的画面。
蒲葵扇啊,你是时光的信使,带着岁月的温度,诉说着人间最真挚的情感。
即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,你依然是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风景,是记忆深处最温柔的回响。
每当夏日来临,那份对蒲葵扇的眷恋,便会如藤蔓般在心底悄然生长,缠绕出无尽的思念与温暖。
发布于:河北省股票配资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